第二届柬埔寨“鱼米走廊”建设人才(江苏)研修班在南京开班

8月25日,第二期柬埔寨“鱼米走廊”建设人才(江苏)研修班在江苏省南京隆重开班。研修班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,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新农学院承办。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金尚军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黄俊、柬埔寨农林渔业部、西哈努克省、暹粒省代表出席开班仪式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同步列席,共同为研修班拉开序幕。

金尚军在讲话中回顾了近年来中柬双方在农业合作、民生帮扶、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。他表示,在两国历代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与精心培育下,中柬友谊历经时光淬炼而历久弥坚,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始终走在区域合作前列。江苏省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中柬“鱼米走廊”合作,此前已通过农业技术交流、教育医疗援助、经贸合作对接等举措,扎实推进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落地。此次研修班的举办,是江苏以人才培训为纽带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,深化中柬农业合作的又一具体实践,期待学员们能将江苏经验转化为推动本国农业发展的实际能力,进一步促进两国技术融通与民心相通,共同续写中柬友好新篇章。

黄俊在致辞中指出,江苏省农科院高度重视第二期柬埔寨“鱼米走廊”研修班承办工作,将通过专题授课、实地考察、案例研讨等多元化形式,系统分享江苏在水稻高产栽培、淡水生态养殖、农产品加工保鲜等领域的技术成果与发展经验,助力柬埔寨农业人才提升专业能力。他强调,省农科院依托自身雄厚的科研实力与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,始终秉持“授人以渔”理念,未来将持续推动中柬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深化,期待此次培训成为两国农业领域互学互鉴的重要平台,进一步擦亮中柬友谊名片,为“鱼米走廊”建设落地见效注入动能。

柬方代表 Seab Kimsrim 对江苏省外办、省农科院举办此次研修班表达诚挚感谢。他坦言,柬埔寨农业发展正面临技术升级、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,参训学员们期待通过此次学习,系统掌握江苏先进的水稻绿色种植技术、淡水养殖病害防控技术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,未来将把这些理念与技术带回柬埔寨,助力本国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与“鱼米走廊”建设提速。“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学习之旅,更是深化中柬农业合作与友谊的重要契机。”Seab Kimsrim 承诺,全体学员将珍惜学习机会,认真钻研、积极交流,努力实现学以致用,为两国农业合作提质增效与共同发展贡献力量。

此次培训班为期9天,课程设置紧密结合柬埔寨农业发展实际需求,涵盖水稻栽培技术、水产养殖技术、稻田综合种养模式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、农业数字化管理等核心内容,还将组织学员赴扬州、镇江等地实地考察,通过“理论+实践”的教学模式,帮助学员直观感受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成果。

作为中柬“鱼米走廊”项目的重要配套举措,江苏省农科院新农学院自2024 年起承办相关研修班,部分学员返回本国后已成功推广江苏水稻种植技术。此次二期研修班在课程设计上进一步优化,新增“农业产业绿色发展”“乡村振兴经验分享” 等模块,助力柬埔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路径。

柬埔寨 “鱼米走廊”建设人才(江苏)研修班的成功举办,既是中柬友好合作的生动缩影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实践进程中,人文交流与技术协作深度融合的鲜活例证,不仅能深化两国在更广阔领域的沟通协作,更能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注入持久动力。